|
本帖最后由 Matrix 于 2017-8-31 21:20 编辑
新的内测版加入了以下的高级参数(其实并不高级,TP最垃圾的型号都带),下面讲解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技巧。
注:以下内容少量参考Anywlan
1.DTIM间隔(同DTIM周期/DTIM阈值): DTIM: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的缩写
无线路由器或者AP无线发送数据包的频率。
该值在1 至255 毫秒之间,指定传输指示消息(DTIM)的间隔。DTIM是一种倒数计时作业,用以告知下一个要接收广播及多播的客户端窗口。当路由器已经为相关联的客户端缓存了广播或者多播信息时,它就会传送夹带有下一个dtim时槽的dtim;当客户端听到beacon讯号时,就会接收该广播和组播信息。默认值为1。
通俗解释:
简单的理解成一种数据多播的缓存时间,过了这个周期则会一起发送。
形象化解释:
比如一个货车司机要运输货物到另外一地,你要保证货物(数据)正好满满囤积(一个周期)一卡车然后一起送出去,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。路由也类似,调的正好能起到节电和传输速率都好的状态。
调小了起不到节电(因为货物没囤满就发出去了,交通成本变高,费油)的作用,调大了传输效率(总是等货物囤满,运输间隔变大)会下降。
Q:把DTIM阈值调到最大对路由器有伤害吗?
A:调到最大只会降低对路由器的伤害,因为发送组播数据的频率变小了,而且更节能了。但是会影响组播数据传输的性能。因此要自己试验找到平衡点。
Matrix建议:一般保持默认(1)即可,但是非要改,因为每种终端对DTIM的要求都不相同。DTIM=1表示每个beacon中都包含DTIM, DTIM=2表示每两个beacon中包含一个DTIM,以此类推。设置一个合适的DTIM间隔有点麻烦。因为需要经过测试。
2.Beacon 周隔(同Beacon 周期、Beacon时槽,或者Beacon-Interval(信标间隔)):
路由器通过发送beacon广播进行无线网络连接的同步。beacon时槽表示路由器发送beacon广播的频率。默认值为100毫秒。beacon广播的取值范围是20-1000毫秒。
通俗解释:
就是SSID广播包发送的间距,用于客户端搜索无线路由之用,连接后还能检测路由器是否在线的设置(和物联网的心跳包有异曲同工之妙)
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手机所检测到的各种wifi,beacon会把这些无线网广播出去,你才能看到这片区域有wifi连接。周期就是广播这些wifi连接的时间间隔,默认是100 以微秒为单位。周期区间(1-65525)
注:网卡就是通过beacon帧来扫面到SSID的,设置太大扫描的时候会反应迟钝一点;设置太小的话会对性能有一点影响。但是现在都是802.11N起步,影响不大。在早期对性能影响较明显,特别是大型无线网络。
Matrix建议:这个值变大,有助于client端省电。这个值变小,有助于提高client端连接速度。降低接入的buffer frame负载。以Beacons 封包发送SSID的速率是1Mbit/S。一般来说,公共的网络,小微场景保持默认即可。家用网络可以适当提高该值(因为网络的终端流动性不高,不需要反复关联)。如果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下接入无线网络,为避免扫描不到无线信号,可以适当调小beacon时槽(例如公众场所)。如果不反复关联无线路由,可以适当调大beacon时槽,同时也可以减少beacon空口占用,降低干扰(干扰与空口的占用息息相关,占用越高,造成干扰约严重)。
3.RTS阈值(同RTS时槽,RTS Threshold)
为了防止在AP范围内却不在同一范围内的无线节点互相发送信号导致冲突所用
比如 你在马路开车,开到一个拐角,对方也开到一个拐角,如果你不鸣笛(发送RTS信号)的话对方也就不知道你的存在,这样极容易发生事故
当设为0表示只要发送数据包就要检测是否冲突,AP会发送RTS信号。
当设置为2347表示永远不会发送RTS信号,因为没有数据包大于2347这个值
当设为其他值 :比如设为400, 只要一个数据包大小为410的数据包要发送时,因为410超过了400,路由就会发送RTS信号通知对方,以防信号冲突。
Matrix建议:最初RTS设计是为了避免隐藏节点(隐藏节点:是指两个站点不在彼此的覆盖范围内,却在同一个AP的覆盖范围内),随后演变中,RTS和CTS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减小干扰,尤其是在网络质量很差的环境下,设备会发送大量的RTS帧。RTS和分片阈值的结合,可以有效减少重传,提升网络传输质量。一般都是默认,不需要修改。
4.Tx前导码(Preamble Type)
PS:现在还缺少(分片阈值/Fragmentation阈值)
|
|